钛极NEXY+180i混动踏板——150cc的价格,180cc的性能?


一、市场背景:150cc内卷下的“破局者”
2025年的国产踏板车市场,150cc水冷车型已陷入配置与价格的“绞肉机”竞争,而新锐品牌钛极摩托却另辟蹊径,推出NEXY+180i混动踏板(官方售价12980元),以174cc排量+电助力系统直接“降维打击”150cc市场。这一策略背后,是品牌首款车型NEXY+150销量未达预期后的调整,还是隆鑫技术加持下的自信?
核心矛盾点:
价格锚定150cc区间:12980元与竞品150cc踏板(如豪爵UHR150、无极SR150GT)几乎同价,但排量优势需多缴约1100元购置税。
混动系统争议:电机仅介入3秒,实际体验是否“噱头大于实用”?

二、产品力解析:机甲美学与越级性能
1. 设计:科幻仿生学下的“都市战甲”
外观延续150版本:硬朗的多平面切割车身、仿生机械蚁前脸,极光白/竞速黑配色被戏称“宝马平替”,侧面印证隆鑫与宝马的代工关联。
细节升级:密集切削轮毂、涡轮空滤盖(隆鑫发动机技术符号化设计)、10米感应迎宾灯(仪式感拉满但实用性存疑)。
2. 动力系统:隆鑫174cc水冷引擎+3秒电助力
性能参数:最大功率13.6kW(18.4匹)、扭矩17.2N·m,超越同级150cc车型(如光阳KRV180仅13.1匹),但弱于250cc踏板。
混动逻辑:ISG电机在2000-6000rpm区间辅助,官方称可延长加速时间3秒,实测起步响应接近电动车,但中后段仍依赖燃油动力。
3. 配置单:堆料or真需求?
安全配置:双通道ABS+TCS牵引力控制(同级标配)、腾森高抓胎(前120后140)。
舒适科技:6英寸TFT仪表(CarPlay投屏)、电加热手把(-20℃实测有效)、720P前置摄像头(争议:是否鸡肋?)。
续航短板:8L油箱(纯油续航约300km),混动模式对油耗改善有限。

三、竞品对比:钛极180i vs 无极CU150 vs 光阳KRV180

结论:钛极180i以150cc价格提供180cc动力,但光阳KRV的PTM传动技术仍为运动标杆,无极CU150则胜在性价比。

四、品牌争议:隆鑫“影子战队”的野望?
钛极与隆鑫的关系扑朔迷离:
技术输血:搭载隆鑫KS180F发动机,且设计团队疑似借鉴宝马元素(如配色、空滤造型)。
资本合作:2025年4月成立合资公司“劲隆钛极”,隆鑫持股51%,但官方否认钛极为其子品牌。
行业解读:隆鑫或通过钛极试水年轻化市场,与无极形成“高低搭配”。

五、购买建议:谁适合这款“混动机甲”?
推荐人群:追求加速快感、偏爱科幻设计的年轻骑手;通勤距离≤50km/日的城市用户。
慎选人群:长途摩旅爱好者(油箱小)、复古车拥趸(设计过于前卫)。
潜在风险:新品牌售后网络覆盖不足,电机耐久性待验证。



结语:一场关于“性价比”的精准狙击
钛极NEXY+180i的诞生,揭示了国产踏板车的“内卷”新方向——排量越级+混动概念。尽管存在品牌认知度低、混动实用性存疑等问题,但其12980元的定价足以让消费者忽略部分短板。若后续实测续航与稳定性达标,它或将成为150cc市场的“规则颠覆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