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典案例

京东拿下比亚迪,刘强东“造车”成功了

2025-10-06

刘强东总说,京东不造车。


但懂他的人都知道,这话的意思跟“我不是针对你,我是说在座的各位……都是垃圾”差不多。


于是这场“我不造车”的局,他下了整整十年。


最后一颗棋子,落在了比亚迪。




京东与比亚迪达成合作


最近,京东汽车正式与比亚迪达成了战略合作,前者成为比亚迪售后唯一电商合作平台,双方共建“比亚迪售后京东官方旗舰店”,连线背后4S体系、维修体系、零配件体系,搭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“车后快车道”。


图源:京东养车直通车

这也是比亚迪首次在售后环节放权给电商平台,合作意义不言而喻。


从此之后,比亚迪车主在线上,就能实现配件采购、保养服务、轮胎更换甚至美容清洗的一站式服务。


比亚迪那套原厂体系,几乎是原封不动搬到了京东的电商平台。



更重要的是,比亚迪“精诚一家”养车体系也将对外开放,其他品牌车主也能在京东享受到比亚迪级别的售后服务。


换句话说,哪怕你不开比亚迪,也能借它的供应链,在线上完成一次媲美4S店体验的保养流程。


“京东养车”这四个字,第一次真正立住了。


比亚迪为什么愿意?京东又凭什么能配合?


答案其实很简单:比亚迪要的是一条高效、稳定、可信的线上平台帮它拓展服务边界;京东要的是一个能跑通“汽车全生命周期生态”的行业龙头,帮它补齐售后的最后一块拼图。


这场握手,比亚迪拿到了数字化,比京东更懂“车”;京东拿到了线下闭环,比比亚迪更懂“人”。


事实上,早在2023年3月,京东集团就与比亚迪展开战略合作,合作内容涵盖整车销售、企业采购、营销创新及用户运营等多个维度。


那场签约仪式上,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与京东集团CEO许冉亲自出席,足见双方对这次合作的重视程度。


图源:京东物流黑板报

另外,从2021年起,京东物流便已深度参与比亚迪的供应链管理,承担电池、备件、产前零部件等运输服务,帮助其降本增效、提升供应链稳定性。



京东拿下比亚迪,刘强东“造车”成功了加拿大黑马预测

在TOP电商看来,京东和比亚迪合作表面上是售后服务的合作,实则是京东在“造车”这件事上,完成了最后一步。


你说他不造车吧,但现在从卖车到配件、保养、维修、换新,全链路几乎都是京东在主导。

你说他造车吧,平台是他的,人是他的,车却一辆没下线。


但说到底,买车、用车这整套流程,用户已经被稳稳地圈进了京东的生态里。




刘强东忍了10年,

终于造车成功


不是京东看不懂汽车行业的机会,而是刘强东一直在等那个真正能破局的时机。


这一等,就是整整十年。


从2015年投资蔚来开始,他就一直站在新能源汽车的门口等风起。


图源:微博

期间也不是没干事:


2017年起,京东正式入局汽车后市场;


2018年,刘强东公开放话:“电动车时代根本不需要4S店”;


2021年,成立京东汽车事业部;2023年,养车业务独立为“京东养车”,开始做独立品牌;全国1700家门店、40000+合作维修商,一站式养车闭环逐步成型;


再到今年,与比亚迪牵手,打造电动车售后线上标杆。


每一步都没亲自“造车”,但每一步,都在向“造车”这件事逼近。


这时候再入场,不用烧钱砸产能,不用买地建厂,不用自建展厅,只靠服务体系、供应链管理和全链路数据闭环,就能“曲线造车”。


而且他一直都明白,布局这事,不需要快,得准。


不急着做硬件,但一定先把生态布满,车早晚会进来。比亚迪今天来了,明天也能是吉利、奇瑞、甚至蔚来、问界。


京东只需要把这套体系跑通,它就具备无限复制的能力。


这个体系里,不需要自己制造汽车,也不需要强推销售,只需要一张庞大而精准的用户网,再配上一套成熟稳定的供应链系统。


图源:京东汽车

而这,正是京东最擅长的。


别忘了,刘强东的起点就是供应链。他比谁都明白,流通的效率决定了商业的天花板。


所以你可以看到,京东不仅仅是接住了比亚迪这块“关键拼图”,还在整条价值链上进行了排兵布阵。


当然,京东物流也没闲着。


前些时间,京东物流发布了自研无人轻卡产品——京东物流VAN,正式进军“末端车队”无人化。


这款车型搭载京东智联云全栈技术,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,定位于城市配送短途物流场景。


图源:京东物流

换句话说,它就是一辆“送货版Robotaxi”。


而这恰好补齐了比亚迪车型进入京东后,最后一公里“用车”场景的缺口。


你买的车,是比亚迪的;你养的车,是在京东;你收的快递,是无人轻卡送来的;你下一单可能就在车里完成,这就是刘强东要的闭环。


一个不造车的京东,硬是把整条车链,从出厂到回收,连成了线。


而车链背后,是人,是消费,是数据,是生活方式的接管。




刘强东的终极野心,

不是抢生意,而是抢“人”

刘强东的野心,当然不止一辆车。


比起“造车”,他真正想搞清楚的,是“人一生的消费闭环”。


你买什么车、怎么保养、在哪换轮胎、接下来买什么家电、去哪旅游、吃什么、住哪里、甚至要不要去整形……


这一切最终都能导向一个平台——京东。


就在与比亚迪合作官宣没几天,港媒爆出,京东以40亿港元收购香港零售巨头“佳宝超市”,拿下90家门店、千人零售团队,目标是“开辟港版京东到家”。


图源:微博视频号@21世纪经济报道

再往前翻,外卖、酒旅、家装、短剧、AI、医美……京东哪个不掺一脚?


如果说其他对手在打品类战,刘强东打的,是一场漫长的“人心战”,一步一步的让你习惯用京东,最后让你离不开它。


你不知不觉就会发现,在京东上买的车,在京东上养;吃的水果,从佳宝送到家;节日送礼,AI生成推荐方案;不想做饭?京东外卖准时送达……


所以说,今天的京东不是在抢生意,是在抢人,抢你生活的“操作系统”。


而比亚迪,不过是他系统里新增的一块新版块;今天上线,明天主流。


刘强东没造车?不,他造的是新京东这辆车。


而我们,都已经在这辆车上。